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与经信所专家团队赴韶关,深入调研“光伏+农、牧、渔业”新产业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与数字技术在农牧渔业中的应用,推动畜牧(水产)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农科农牧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水产所)书记孙建新、院动渔业业模水产室主任黄文研究员、经信家团草食动物室主任李大刚研究员,所专韶关深入式经信所刘序副研究员及相关科研人员到韶关市开展“新光伏+农牧渔业”主题调研与交流活动。新产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苑芳全程陪同调研,广光伏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粤北分公司)副总经理戴云龙、郑锦斌参加调研。
孙建新一行先后调研了曲江市樟市镇“光伏+牛蛙”标准养殖基地、“光伏+食用菌”种植基地、武江区“光伏+渔业”养殖基地和“光伏+黑山羊”养殖基地,并在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粤北分公司)开展了座谈交流。
调研期间,孙建新充分肯定了光伏产业与种植业、畜牧水产业产业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的创新性,同时也强调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光伏+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实现国家发展绿色新能源、粮食安全、双碳战略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是在科技创新,改变原有传统种养殖模式基础上,形成农业生产工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新转变,是广大光伏从业者和农业种养户们需要逐步理解并加速践行的先进发展新理念。
黄苑芳对于考察调研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加强与省农科院、所间交流合作,共同促进韶关市农光新模式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向数字化发展迈进。
座谈会上,黄文重点介绍了水产团队在花都“渔光一体”集约化养殖项目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强调了尾水治理对于水产(包括牛蛙)养殖的重要性。李大刚对光伏+黑山羊养殖项目提出了专业性改良与指导建议。刘序从产业经济角度介绍分析了光伏+农业有机结合的项目成功案例。郑锦斌就“光伏+农、牧、渔业”新产业模式的科学规划问题与在场专家进行了深度讨论。
此次会议为动科所(水产所)与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后续合作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推进“渔光互补”、“牧光互补”及“农光互补”等新“光伏+农业”产业项目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相关阅读
- 2025年六安市将培养92名乡村医生
- 辽宁本溪:督查落实疫情防控 保障食药消费安全
- 安徽滁州开展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回访
- 北京朝阳:多措并举保障国庆假期市场秩序
- 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起步有力开局良好_
-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督查组对食品安全“守查保”行动进行督查
- 广西公布2022“铁拳•桂在真打”第二批典型案件
- 陕西咸阳计量测试所参加全国浊度计量值比对获“满意”结果
- 国家药监局: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
- 陕西咸阳多措并举推进食品安全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治理
- 宁夏石嘴山:疫情防控不松劲 假期监管不断档
- 辽宁:举办特殊食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培训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 广东部署落实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监管工作
- 辽宁:举办特殊食品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培训
- 精准温馨助企纾困 破解发展难点痛点
- 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 北京怀柔:开展“三无”文具盲盒产品专项监督检查
- 广东省部署推进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 福建泉州通报5起违法经营进口冷链食品典型案例